新闻中心
政策指引
“一带一路”战略之下 中国环保产业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解析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2017-06-04 09:40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理念注入此建设大潮中,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深入的服务和支撑,成为此建设中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我国促进环保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鼓励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扩大环保技术、产品、服务输出,推动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
      我国环保行业在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填埋、焚烧发电、除尘脱硫、噪声与振动控制等方面已具备依靠自有技术进行工程建设与设备配套的能力。在当今全球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在我国建设“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大背景下,一批具备实力的环保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走出去”意愿,并主动开展了相关探索,在咨询、设计、工程施工、产品配套、设备输出等多领域多环节,依托大型企业的工程总包项目借船出海,或利用企业所在专业领域的资源和基础,依靠专有技术单独“走出去”。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各项措施的逐步开展,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但是也会面临众多的法律风险。“一带一路”背景下,环保产业“走出去”中做好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对于我国环保设备、产品、技术、服务、工程的顺利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环保产业不同的输出对象、方式,相应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及防控措施也各有侧重。
1、环保设备出口海外的法律风险防控环保设备出口海外的法律风险识别
       (1)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被侵权
        一方面我国环保设备具有新进技术,取得一些有价值的专利,如果保护不好,容易被别人冒用或者滥用,势必会对我国环保设备的出口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我国环保设备出口可能涉嫌对进口国专利侵权,引发争议、纠纷。
      (2)质量技术标准不符合进口国要求
       环保设备的出口对于质量的要求是必备的,各国关于环保设备的质量要求会存在差异,如果我过出口的环保设备质量技术标准不符合进口国国家标准、要求,就会造成出口环保设备质量不过关,被退货,被追究违约责任。
2、环保设备出口海外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环保出口设备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维护
       加强对我国出口环保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树立专利风险意识,建立专利风险预警机制,能在研发前就对各种风险有所预估评判,从源头上避免专利风险。[5]加快重点领域专利布局,完善产业格局,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实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复杂的国际专利风险。通过注重原始技术创新的研究来获得基础核心技术的专利,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针对侵犯我国出口环保设备知识产权的行为,积极通过相关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合同中明确环保设备的质量条款
      我国企业在出口环保设备之前,应加强对进口国环保设备质量技术标准的调查,签订合同时在技术、质量以及环保等方面明确要求,保证出口的环保设备符合进口国的要求。
3、环保技术对外输出与服务的法律风险防控环保技术对外输出与服务的法律风险识别
      (1)环保技术转移渠道和方式选择存在法律风险
      我国环保企业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的渠道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存在特许经营、直接投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等商业性流通方式,以及培训、技术合作等非市场渠道。越来越多 环保企业参与的海外并购也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方式。但是选择不同的渠道或方式,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存在差异,能否保证环保技术的顺利对外输出就面临履约风险。
      (2)环保技术对外输出技术交付履行容易产生纠纷
      由于环保技术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是一项单个的技术,技术交付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提供技术资料,因此关于如何判断技术输出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技术已经完成交付容易产生争议。
4、环保技术对外输出与服务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创新国际技术转移模式
      总结我国环保企业在国内积累的BOT等多种模式的建设运营经验,结合自身情况以及技术特点,选择适合的环保技术输出模式,从而可以保障我国环保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发挥优势。对于环保中小企业,出于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中小企业可以联合协作,通过技术转让中介机构等外部力量“借船出海”。
     (2)通过合同明确技术交付履行的清单
      我国环保企业在环保技术输出的过程中,与对方当事人通过合同明确所要交付的技术清单,明确交付的方式以及履行确认的标准,避免争议的发生。
     (3)环保工程国外承包决策机制不完善,选择了不合适的承包方式
      我国企业出去承包环保工程,是决定采用EPC承包方式还是一般承包方式,企业内部采用怎样的决策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容易引发风险的。由于EPC承包和一般承包存在较大不同,EPC承包通常是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更多的是对于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还包括施工、安装、技术培训等。对提供工程承包的国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走出去的企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未能很好的分析形势和具体情况,相应的内容决策机制不完善,选择不合适的承包方式,会造成承包企业可能难以完成EPC承包合同约定的事项和内容,产生纠纷,诱发违约等责任承担。
5、环保工程项目是否能按期符合要求的完工风险
        环保项目能否按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地实施和完工,能否起到保护当地环境的作用?否则,我国作为环保工程项目的承包商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6、环保工程合同不完善导致条款不够全面、具体
        建设标准和排放标准,在投标之前就必须有相当详细的了解,否则将会直接影响报价,进而影响投标的结果。另外一个需要了解的则是税收等问题,以EPC项目为例,在境外开展EPC总包项目不管以何种形式的主体来签约,由于跨国所得的必然存在,一定会产生双重征税问题。利用税收协定获得税收抵免,可以有效降低“走出去”企业税收成本。
        另外,如果合同制定不严密或有其他疏漏还会导致支付风险的发生,造成环保产业承包商不能及时获得符合要求的款项给付。
7、环保工程国外承包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完善环保工程国外承包决策机制,选择合适的承包方式
       对EPC项目具有的高风险具有充分的认识,企业设置内部决策机制,在对EPC项目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有明确认识的情况下,作出相应的承包方式。对于任何一个承包项目,在开始之前都必须进行科学详尽的风险评估,以确定项目执行的可行性和效益性。对于风险明显过高的项目,企业要明智舍弃,而经评估风险符合自身企业承受力的项目则可以接受。
      (2)采取相关措施保质按期完成环保工程项目
      能否按期完成标的项目对于整个利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国际项目的建设最怕拖期。而好的合作伙伴选取对于企业能否高效的完成环保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对外承包项目的环保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如设计方、供货商等能够保障按期保质完成承包项目。承包企业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将承包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其他环节予以确定,如材料采购,人员保证等。
      (3)使用条款详尽的合同文本,加强合同管理
      对外承包公司应该参考国外的样本,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一份尽可能完善和详尽的合同。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双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规定客户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要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提供什么样的施工环境等。而对项目的节能量、计算方法和基数,以及双方效益分享的比例等等必须要有准确具体的规定。最后合同还要对双方的违约责任和赔偿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以便在客户出现违约时,对外承包公司维权能有据可依。
      对于合同条款承包商应认真研究合同,对合同中意义不清、标准不明确或前后矛盾之处,及时通过询标要求发包人明示,并做好询标答疑的详细记录,以备今后发生争议时有足够的证据。
8、环保工程对外PPP投资的法律风险防控环保工程对外PPP投资的法律风险识别
      (1)缺乏PPP投资管理意识,影响投资的成功率,违反保密义务
       海外环保PPP投资的前期筹备、谈判签约、交割后的项目实施等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环保企业海外进行PPP投资如果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对外环保PPP投资中会涉及签署保密协议、独家谈判协议到组织尽职调查、企业内部审批以及到交割,都有严格和周密的环节,需要相应的计划安排,否则会影响企业组织和决策的效率,造成投资的失败。
      很多企业在与合作方签署一个备忘录或者独家谈判协议之后,就开始走企业内部审批,然后是集团审批等冗长的程序,由于事先与上级企业沟通不够,在独家谈判期限到期之后内部程序尚未走完,最后项目被第三方抢走。还有些企业在拿到项目基本信息后,立即开始着手在国内寻找合作方,而忘记保密义务的重要性,导致违反保密承诺。
      (2)环境标准变化产生的法律风险
      我国环保企业境外实施PPP投资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运营过程,原来符合当地国环境标准要求的投资在建设和运营中可能会因为当地的环境标准发生变化,造成原来符合要求的投资行为不再符合新的环境标准,对投资项目的继续建设和运营造成阻碍。
9、环保工程对外PPP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PPP投资管理意识,遵循保密义务
      环保企业对于海外环保PPP投资的前期筹备、谈判签约、交割后的项目实施等要有充分的认识,完成前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完善企业对投资进行的流程以及相关程序,保证决策的效率和有效性。在谈判、前期接触中知晓的对方的秘密,做好保密措施,如对资料进行加密,有专人负责保管和事项的处理等,尽到保密义务,避免争议发生。
      (2)增加稳定性条款,通过合同明确环境标准变化后的处理方式
      争取在合同中加入稳定性条款,如果由于国家环境法规、政策的变化导致投资公司的建设、运营受到实质性影响,能根据该条款要求与当地政府关于PPP投资合同条款重新谈判协商,寻求补偿机制,使得PPP投资者的利益恢复并维持在法律未发生变化前的水平。
      我国环保企业在“一带一路”语境下,通过出口、输出环保技术、进行环保工程承包、进行环保PPP项目投资等不同的途径走出国门。但是环保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会面  临众多法律风险,通过加强风险识别,做好风险防范,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法律风险,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因此,需要环保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强风险防控,提升识别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的能力,保证交易的顺利实施和企业在境外的不断发展壮大。